目前,我國市場上PC級雙電源按照使用類別(控制負載的能力)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一、使用類別選擇
1、目前,我國市場上PC級雙電源按照使用類別(控制負載的能力)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A.AC-33B:適用電動機混合負載。既包含電動機、電阻負載和30%以下白熾燈負載,接通與分斷電流為6Ie,COSj=0.5;
B.AC-31B:適用無感或微感負載,接通與分斷電流為1.5Ie,COSj=0.8;
由于雙電源較難通過AC-33B試驗。因此,一些制造廠降低開關使用要求,選擇AC-31B使用類別。顯而易見,選擇使用AC-33B的 雙電源比選擇使用AC-31B的雙電源更為安全可靠。
二、短路保護電器選擇
PC級雙電源不同于傳統CB級雙電源,產品不具備短路保護功能,因此,需在外圍搭配短路保護電器。短路保護電器一般分為熔斷器和斷路器。熔斷器限流性能好,限制短路電流能力強,常用于系統出現預期短路電流大的地方;而斷路器的限流性和額定限制短路電流能力則相對較差。
在選擇短路保護電器額定電流值時,一般的原則是短路保護電器(熔斷器或斷路器)與被保護電器(雙電源)額定電流值 一致(即1:1)。
三、二段式與三段式選擇
二段式雙電源分為兩個工作位,即“常用電源”和“備用電源”,負載不會出現零位,供電可靠性高 ,轉換動作時間快。
三段式雙電源分為三個工作位,產品除“常用電源”和“備用電源”外,還多個“零位”,即主觸頭處于空擋。
備注:三段式雙電源因中間多個“零位”,負載斷電時間相對較長,是二段式斷電時間的2-3倍。三段式雙電源的“零位”主要是用于雙電源在帶高感抗或大電機負載轉換時,為避免沖擊電流做“暫態停留”之用;而非用于負載維 修時隔離之用。維修時仍需要選用隔離開關。
四、動作時間選擇
衡量一臺雙電源轉換速度有5種動作時間(見GB/T14048.11)。雙電源應向用戶至少提供一種動作時間,便于用戶依據使用要求進行選擇。
五、觸頭轉換時間
測定從第一組主觸頭斷開常用電源起至第二組主觸頭閉合備用電源為止的時間。
六、轉換動作時間
測定從主電源被監測到偏差的瞬間起至主觸頭閉合備用電源為止的時間(含機構動作時間),不包括特意引入(控制器)的延時。
七、返回轉換時間
從常用電源完全恢復正常的瞬間起至一組主觸頭閉合常用電源的瞬間為止的時間加上特意引入的延時。
八、總動作時間
雙電源轉換動作時間與控制器的延時之和。
九、斷電時間
測定從各相電弧最終熄滅的瞬間起至主觸頭閉合另一個電源為止的轉換過程時間,包括特意引入的延時。一般用戶應注重“總動作時間”或者“轉換動作時間”,以滿足不同配電系統使用要求。二段式PC級雙電源總動作時間一般在50~300ms;三段式PC級雙電源總動作時間一般在350~600ms; CB級ATSE總動作時間一般在2000~3000ms;
十、對高感抗負載轉換控制應注意的問題
雙電源一般是不允許帶大電動機或高感抗負載轉換。比如大電動機類負載,當其在運行中切換而電源相位又差距較大時,它將受 到巨大的機械應力沖擊,同時由電動機產生的反電勢引起的過電流還會造成熔斷器熔斷或斷路器脫扣。解決方法常采用電阻 吸收或減負荷方式,或自動轉換開關為延時轉換型, 兩組動觸頭在轉換前增加一延時,可避免在切換大電機或變壓器負載時引起的沖擊電流。